temp
temp
temp
temp
temp-thumb
temp-thumb
temp-thumb
temp-thumb

多倫多跑馬經豪宅漲幅超50% 頂級豪宅市場大熱

多倫多的Bridle Path可謂聲名遠播。這裡是多倫多當之無愧最貴的社區,能在這裡買的一棟房子,那都是富甲一方的名門,是身份的像征。這裡也是華人夢寐以求的地方,於是這裡也有一個洋氣的中文名:“跑馬徑”。


2015年的下半年,跑馬徑的平均房價突然向瘋了一樣,在半年內猛漲了超過50%,一反過去連續一年半的跌勢。這裡的房價並沒有變化,而是賣出房子的檔次提高了。原來,跑馬徑的瘋漲只是反映了一個事實:2015年的房市從低端轉向了高端。而這裡的翻建則向周邊區域轉移。

跑馬徑,光憑這個大氣的名字,你大約就能想到這裡蓋的都是怎樣的房子:宮殿一般的豪宅,占地面積得以英畝計算,門口的前院得用鐵欄杆圍著,裡面停著這種牌子的豪車。若是真的在路上看到有人騎著馬,或許都不會覺得奇怪。

這裡的每一棟豪宅都是由設計師精心設計的,從古典希腊式門柱到後現代主義的玻璃牆面,這裡涵蓋了幾乎每一種建築風格。若是新建成的豪宅,你甚至能在房子外面找到設計師的聯系方式。

這樣的房子,售價千萬起跳。能在這裡買房子,那是財富與地位的像征。

而縱觀2015年下半年,全多倫多哪的房價漲幅最大?答案或許出乎你的意料:正是這個跑馬徑。
半年“漲價”過7成

根據多倫多地產商會(TREB)的數據,2015年下半年,跑馬徑的平均房價是5,725,206元。光憑這個平均價格,你可以在多倫多任何地方買到最頂級的豪宅了。然而更讓人吃驚的是,對比去年同期,這裡平均房價的漲幅達到了50%。若是和上半年相比,漲幅更是突破7成。

難道這裡的房價一年就翻了一倍?Realosophy的總裁John Pasalis不這麼認為。

“跑馬徑雖然以千萬級別的莊園出名,但這裡的豪宅並不都是千萬元以上的。花上兩三百萬,你依然能在這裡買到豪宅。這裡的市場今年發生的巨大的改變,銷售從百萬級的豪宅轉向了千萬級。”

打開跑馬徑的地圖,整片區域四面都被樹林環繞,只有靠Bayview一側有一個出口。區域正中間有三條小道圍成了一環形,猶如一個狹長的賽馬場。沿著小道開出去許久都見不到一個交叉口,而道路與道路之間空出了相當長的距離。這三條道就是千萬級豪宅的所在地,約有百棟莊園坐落於此。

然而在這三條小道的南北還各有一小片區域。從衛星圖就能看出,南北兩片區域雖然也在綠地環繞之中,但房屋密度要遠高於中間區域。這兩片區域的房子也絕對算得上是豪宅,平均房價大約在三四百萬,不過與中間千萬級的莊園相比還是有天壤之別。

2014年一整年,整個跑馬徑大約賣出了20棟房子,其中75%的成交價格在400萬以下;2015年一整年,這裡依然賣出了20棟房子,但95%的成交價在400萬以上,其中絕大部分集中在中間區域。去年下半年的瘋狂“漲幅”,正是由這個市場的“板塊運動”造成。
2015年一整年,這裡賣出了20棟房子,95%的成交價在400萬以上

4百萬豪宅全市熱賣

整個2015年,4百萬以上的頂級豪宅不僅在跑馬徑賣得好,在全市範圍內也成了搶手貨。根據Sotheby's International Realty Canada本月公布的報告,去年多倫多地區4百萬以上的豪宅銷量比去年上漲了71%,近乎翻倍,增長速度位居加拿大各大城市之首。相比之下,百萬元以上的豪宅銷售量雖然也比去年提高了48%,但相形見絀。

2015年,整個市場上對於4百萬以上豪宅的需求非常強勁,而多倫多其實並沒有那麼多4百萬的豪宅。烈治文山市雖然也有許多占地以英畝計的豪宅,但價格賣上4百萬的卻不多。跑馬徑可以說是這類豪宅最密集的市場,也是主要的市場之一,因而需求非常強勁。

在跑馬徑購房的買家當中,並不乏華人的身影,不過Pasalis發現這個市場中更多的是本地買家。來這裡買房的自然都是生意上有所成就的人,也有成功的音樂家居住在此。此外他還發現,盡管多倫多有很多富豪社區,但想在跑馬徑買房的客人只會考慮周邊社區,對於Rosedale等其他社區統統不感興趣。“這裡是多倫多獨一無二的市場。”

除了全市範圍的需求增大之外,Pasalis認為,跑馬徑2015年的“爆發”也與2014年的“低迷”脫不了關系:“2014年其實並不是一個很差的年份。光從銷量上而言,2014年的銷量並不比2015年差,只不過商品的種類不太一樣。正因為2014年小豪宅賣得好,吸引了更多人關注這個區,才促成了2015年大豪宅的發展。這是一個相對低端的市場推動高端市場的例子。”

Pasalis表示,去年的跑馬徑的交易量主要集中在中間區域,大約有10至15筆交易都發生在這片區域裡。然而這裡總共就只有不足100戶莊園,相當於1年內10%的房屋易了主。“如果你單看一年的交易量,你或許會覺得吃驚,但考慮到之前一整年這裡幾乎沒有交易,其實並不誇張。”
跑馬徑的交易量主要集中在中間區域

翻建市場向東移

2015年,大豪宅市場火熱,但整個市場的總交易量並未變化,取而代之的是小豪宅交易量的消失。消失的交易量都去了哪?

去年年初的時候,Pasalis曾經帶了一個客人去跑馬徑看房:“那名客人是一個地產開發商,想要買一塊地做翻建。去看房之前,那名客人便已經看好了跑馬徑這個區。我陪他一起去看的是南邊小豪宅區裡的一個Bungalow,占地大約100尺寬,150尺長,面積不足半英畝。當時的叫價是3百萬左右。後來客人計算了一下建築成本,覺得價格太貴,去了隔壁Banbury街附近買了一片地。”

他表示,2014年,這樣的客人成了市場一大生力軍。

“跑馬徑是一個翻建比例很高的區。你如果開車去南邊轉一轉,可以看到不少正在翻建的房子。這裡翻建比例高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這裡目前尚有一些Bungalow,甚至還有些許空地,可以用來翻建。而這裡房價較周圍都高出不少,做翻建有利可圖。

“另一方面,因為是極高檔豪宅,戶主手頭較寬裕,而且對於房屋設計十分有講究。在這裡買房子,經常可以看到買家買了一棟30年的房子,把它拆得只剩骨架,然後重新搭建。這種頂級豪宅,30年以後設計就落伍了。”

然而跑馬徑畢竟是一個已經成型的頂級豪宅市場,整個社區內的房屋數量不超過300戶,而能用來翻建的地皮更是屈指可數,集中在400萬以下的小豪宅市場。經過2014小豪宅市場的火熱之後,能用來翻建的地皮幾乎已經用盡。

Pasalis表示,如今你要想在Don Mills附近做翻建,跑馬徑已經不是最佳的地段,開發商往往選擇去相鄰的Banbury開發。


Published on 2016-02-10 09:52:01
(文章來自) Article From: http://www.powerapple.com/news/fang-chan/2016/2/3/2593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