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
temp-thumb

股價瘋漲1萬倍 巴菲特的5個反常觀點

巴菲特說:學習大師一小時,勝過自己苦苦摸索十年。

1939年的冬天,9歲的巴菲特在院子裡玩雪。他把少量的積雪鏟到一塊,揉成一個雪球,然後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滾動,雪球越滾越大……

從此,巴菲特再也沒有停下腳步,目光投向白雪皚皚的整個世界……

北京時間5月6日晚,四萬人抱著開一年看一年少一年的心態,從世界各地趕來參加“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召開的第52屆股東大會。

在過去的52年裡,巴菲特和搭檔查理·芒格將伯克希爾從一家衰敗的紡織公司,變成了跨行業的保險和投資集團。如今伯克希爾每股股價高達24萬美元,比52年前漲了1萬多倍。今年巴菲特與他的搭檔芒格在大會上回答了57個問題,內容涉及接班人、中國股市及對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等,除了在現場聽到的問答之外,每年巴菲特給股東的信才是了解他投資思想最好的入口。

但是,每篇股東信長達幾萬字,一口氣讀下來並不輕松。而且由於這些信的專業程度太高,市面上對於這些信的中文版還基本停留2000年以前,而且大體都不夠專業。

邦哥幫大家找到了從2001年以後精心做了深度解讀的股東信,裡面包含了大量反常識的觀點:

他會告訴買股票的風險比買國債還要低、你不必成為投資專家、現金為王,根本沒什麼道理……

他為什麼這麼說呢?

以下內容節選自羅輯思維,邦哥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略作刪減:

2003年:和贏家一起共事

在2003年的股東信中,巴菲特回顧過去的一年。

盡管外界環境低迷,但對伯克希爾來說卻是豐收的一年。伯克希爾又收購了幾家新公司,這些公司不僅在各自領域是數一數二的領頭羊,而且也都擁有優秀的管理者,這兩點正是他決定買入的關鍵點。

在幾十年的投資生涯中,巴菲特始終看重對人的選擇。只和最優秀的人一起合作,這也是巴菲特的硬性投資標准。

巴菲特的硬性投資標准一共有四條:1、我們懂的生意;2、具有良好的經濟前景;3、由德才兼備的人士經營;4、非常吸引人的價格。你可以發現,巴菲特特別強調管理者的品德和才能。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每做一筆投資,都預期要和這個公司的管理者在一起相處長達幾十年。所以選擇一個合作伙伴,必須要像選擇結婚對像那樣謹慎。

在多年前的一封股東信裡,巴菲特就曾寫到:

我們將遵循這種只與我們喜歡並崇敬的人合作的准則,這個處事准則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增加我們獲得成功的機會,還可以讓我們享受愉快的時光。如果僅僅為了多賺一點錢,而成天和那些讓你反胃的家伙在一起,這就和為了錢結婚一樣。這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一個壞主意。如果你本來就很有錢還要這樣做,那你一定是瘋了。”

2004年:撿便宜煙頭,還是買好公司

巴菲特曾經非常推崇的一個投資方法叫“撿煙頭”。所謂的撿煙頭,就是撿起路邊那些已經不剩什麼的煙屁股,抽一口,過過煙癮。在投資上,指的是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等到價格回歸時再賣出掙錢。

撿煙頭的投資方法,是巴菲特從老師格雷厄姆那裡學來的。在巴菲特投資生涯的前二十年,他用老師的這套方法掙到了可觀的收益。

但撿煙頭不是長久之計。在2004年的這封股東信中,巴菲特承認,近年來,這一招失效了,被低估的股票越來越難找了。怎麼辦呢?巴菲特給了一個新思路:找不到價格便宜的公司,但還是可以用合理的價格買到一家好公司的股票。

撿煙頭的策略有兩個缺點,第一個巴菲特已經說了,便宜公司沒那麼多;第二個是,便宜的公司往往隨著時間流逝,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就像你在廚房發現一只蟑螂,永遠不可能只有你看到的那一只。

那麼,怎麼找到一家足夠好的公司?這個經典答案,巴菲特在歷年的股東信中曾反復給出過很多次,不外乎是三點:公司的護城河、優秀的管理者以及合理的價格。

2009年:“現金為王”沒道理

我相信你也聽過這麼一種說法,經濟下行時,“現金為王”。就是說,經濟環境不好時,不要輕易做交易,而是要保證手裡拿著現金。

在2009年的股東信裡,巴菲特毫不客氣地反駁了這種自以為聰明的觀點。他認為,現金並不能帶來任何收益,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讓你的購買力不斷下降。

在巴菲特的投資歷史中,每當市場哀鴻遍野的時候,往往就是他大規模“進貨”的時機。他曾多次表達過這種“逆勢而為”的投資方式,最有名的就是那句——“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如果你是一名長期投資者,當你買入股票後,股市大幅下跌了,你是該高興還是痛苦?可能很多人會覺得痛苦,畢竟賬面損失了一大筆錢。但是換個例子來解釋這個問題,你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如果你這輩子打算每天都吃牛肉,那麼你是希望看到牛肉價格下降,還是越來越貴?

股市上漲時高興,股市下跌時沮喪,這樣的投資者在巴菲特看來完全沒有邏輯。不過要記得,巴菲特並不是要你為了逆勢而逆,而是要學會獨立思考。

他特別提醒:最應該警惕的就是那種獲得掌聲的投資行動,“當某項投資獲得公眾的歡呼時,你要做的也許就是打個哈欠”。

2014年:你不必成為投資專家

說起投資,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件門檻很高、難度很大的事。作為一個普通人,應該怎麼學會這件高難度的事情,並且還能掙到錢呢?

巴菲特有一個重要的原則是——不懂不做。所謂的不懂不做,堅守能力圈,其實就是一個把復雜的事情變簡單的方法。

2014年的這封股東信中,巴菲特告訴了你一個很振奮的真相:想要獲得滿意的投資回報,你並不需要成為投資專家。關鍵是你要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邊界,遵守最基本的合理規律。作為一個非專業投資人,如果你希望通過投資掙錢,那麼巴菲特建議你有兩件事千萬不要做。

第一,有人承諾讓你賺筆快錢時,立即答復“不行”。投機沒什麼不好,但沒人能保證每次投機都是對的。

第二,不要每天盯股價。贏家是把精力用在球場上的人,而不是緊盯著記分板的人。不要讓你的同伴或者股評家過多影響你。

以上這兩個建議,實際上都是在告訴你要守住自己的能力圈。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能力圈範圍很小,也沒辦法合理評估企業,該怎麼辦呢?巴菲特也給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買入指數基金。

一些投資的基礎原則:

獲得令人滿意的投資回報並不需要你成為一名專家。但如果你不是,你必須認清自己的局限性並遵循一套可行的方法。保持簡單,不要孤注一擲。當別人向你承諾可以掙一筆快錢時,你要學會趕緊說“不”。

關注你考慮投資的資產的未來產出。如果你對某項資產的未來收入進行了粗略估算,卻又感到不安,那就忘了它吧。沒人能估算出每個投資機會。

沒必要當個全能者;你只要能理解自己的所作所為就可以了。

2015年:買股票比買國債安全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不論你有沒有買過股票,你都應該聽過這句話。由於股票市場經常波動,股票一向被我們認為是高風險的投資。而貨幣基金、國債一般被我們歸類到低風險的投資品種當中。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巴菲特給出了一個完全相反的說法。他說,“投資於一個美國企業的股票組合,比投資美國國債要安全得多”。巴菲特的邏輯是這樣,如果我們往回看,過去50年裡,美國企業總體上運行得很好。也就是說,哪怕投資者隨便買入一個不太熟悉的股票基金,都可以順利掙到可觀的收益。從這個意義上,股票確實是一筆安全的投資。

可現實情況裡,為什麼大多數人卻在股市虧了錢呢?

巴菲特也給出了答案:積極的交易,試圖“抓准”市場的波動,不充分的多元投資,向基金經理和顧問支付不必要且高昂的費用,用借來的錢投資,這些行為都可能摧毀你的豐厚回報。

在股票市場上,大部分人害怕市場的波動,不停尋找預測股市的辦法,頻繁地交易,企圖在股票市場上“追漲殺跌”。結果到最後,給基金經理支付了一大筆交易佣金,卻沒有避開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這就是巴菲特說的“佣金投資原罪”。

因此,如果你只持有股票一天、一周或者一年,那麼投資股票的風險一定高於投資貨幣基金或者國債。但對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他們都可以也應該在數十年的時間維度下進行投資。那麼股票的下跌並不重要,投資股票的“安全性”也最終會體現出來。

巴菲特和他的4個關鍵詞

財富:巴菲特目前身家685億美元,在所有職業投資者中身家最高,是僅次於比爾蓋茨的全球第二大富豪。

成績:過去52年中,伯克希爾的每股賬面價值,從19美元漲至172108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9%。

搭檔:和查理·芒格合作超過40年,他倆一起締造了伯克希爾的傳奇。巴菲特今年87歲,查理·芒格93歲。

慈善:2006年,巴菲特捐出了約合37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股票,是最大單筆捐款記錄保持者。

此後,他承諾要在有生之年把至少99%的個人財富捐獻給慈善事業。

正如巴菲特曾經說過的:如果你有幸成為人類最幸運的那1%,那麼你就欠了剩下的所有人,你應該為剩下的99%去考慮。即使你可能不是那最幸運的1%,但是記住用自己的方式去回饋社會仍然是重要的。


Published on 2017-05-09 10:42:03
(文章來自) Article From: http://www.powerapple.com/news/ge-di-jian-xun/2017/5/7/288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