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尷尬的契約精神

馬雲:尷尬的契約精神

via:
http://finance.jrj.com.cn/people/2011/07/04134510356039.shtml

馬雲的“契約精神”已把整個中國互聯網行業拖入了僵局甚至死局?這不是沒有可能。現在大佬們正在紛紛質疑馬雲,為“一已私利”而把整個行業的水搞渾。這不,現在“VIE”已經成為我們剛剛學會的最新的熱詞了。從身在美國卻與胡舒立進行了2個多小時的短信夜談,到回國後立馬在杭州就“支付寶股權轉讓風波”與媒體的見面會;從“我們做了一個艱難、不完美但必須要做的決定,也是唯一正確的決定”,到“我們歡迎批評,但我們不歡迎劇作家的評論”……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張寫滿了糾結的臉孔。


是什麼把這個在公眾面前一向溫文爾雅、以良好公眾形象示人的互聯網大佬逼急了?是“契約精神”!在許多人看來既陌生又熟悉的字眼面前,馬雲急得快要發飆了!契約精神是什麼?神通廣大的網絡告訴我們:契約精神是西方文明社會的主流精神,“契約”在拉丁文中的原義為交易,其本質是一種契約自由的理念。所謂契約精神是指存在於商品經濟社會,而由此派生的契約關係與內在的原則,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


當然,馬雲比我們更懂,不然也不會有當前坊間熱議的“胡馬之爭”。馬雲到底有沒有違背契約精神?先看看讓馬雲不安的那篇《馬雲為什麼錯了》裡的一個片段:“事前恐怕沒有人能夠想像,馬雲,這個本世紀以來常操一口流利英文,活躍於國際場合的中國企業風雲人物,會偷天換日,把明明屬於中外合資企業阿里巴巴(行情,資訊,評論)集團的核心資產'支付寶',悄然轉入自己控制的私人企業名下。”甚至這位被馬雲直呼為大姐的傳媒前輩胡舒立直接認為,“其中的是非曲直,公眾已有評判。我們贊同多數人的看法,認為馬雲錯了。錯在違背了支撐市場經濟的契約原則,其後果不可小視。”


在此前,同樣讓馬雲吐血不止的則是史玉柱的調侃。史玉柱在微博上表示恭喜支付寶回歸中國,並建議馬雲做個“愛國流氓”,“集團控股權如果仍在美國人和日本人手裡,就涉及中國國家安全問題了”。史玉柱的這番言論,在引起軒然大波的同時造就了一個詞:愛國流氓。老實說,流氓這詞太有中國特色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本來很沉重的詞語,就這樣被調侃得妙趣橫生。如同“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延伸過來,不遵守契約精神的人大抵也在耍流氓。這就很好解讀為什麼馬雲將支付寶納入自己控制的企業名下後也承認,“這是個不完美的過程,但卻是唯一正確的決定。”


在馬雲這個當事人看來,“唯一正確”是因為他比誰都清楚支付寶之於阿里巴巴的重要性,還因為他對央行政策的把握與吃透。而又稱“不完美”就不得不讓人揣摩了,莫非馬雲也很清楚,轉移這一行為本身以及轉移的過程受到太多詬病和爭議,而轉移後,無論是雅虎還是軟銀都不會善罷甘休。


這位常常把創業掛在嘴邊的“創業教父”認為“如果沒有契約精神,就沒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只是,當我們再度審讀這契約精神的時候,卻感覺到了一種莫名的尷尬。如果企業家們只是把契約精神掛在嘴邊,說一套做一套,這樣的契約精神,不是很尷尬嗎?儘管馬雲在“胡馬之爭”之後不得不解釋了與雅虎、軟銀髮生糾葛的來龍去脈,甚至召開新聞發布會公佈諸多細節和內幕於眾,但關於契約精神的話題很難終止,其所言所行也很難為大多數人接受。究竟應該如何講究契約精神?這是值得所有創業者、 所有企業家們去思考的一個命題。

Published on 2011-12-09 15:56:27
(文章來自) Article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