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
temp-thumb

由近期新聞報道,看華人在紐約買房

由於紐約是國際大都市中房價相對便宜的地方,所以很多中國人現在選擇在紐約買房投資。近期,兩則新聞登上國內外各大門戶網站首頁:“中國客花1700萬在紐約長島置宮殿豪宅”,“中國投資者轉戰紐約小鎮290萬美元買19處房產”。本人不做過多敘述,大家自己看新聞的內容,值得注意的我都用紅筆標記。


1  中國客花1700萬在紐約長島置宮殿豪宅

   一個完全不會講英語的中國投資者,本月3日以1700萬元在紐約州長島納蘇郡的Mill Neck買下一處九英畝大的產業,成為長島北岸今年迄今最大的一筆房地產交易。

  這處產業包括一棟「有如宮殿」的精美豪宅,裡面有1萬4000平方呎空間,另有一棟四臥房的客舍,一座室內游泳池和私人海灘。新業主的六個子女中較小的幾個,可能在擁有幾所高級私校的附近學區上學。

  「富比世」雜志報導說,曼哈坦仍然是中國投資者在美國東岸最熱門的置產所在,可是最近兩年離紐約市不遠的長島愈來愈搶手。在長島有26個辦事處的Douglas Elliman房地產公司去年交易量激增19%,其中華人買主的比率提高18%。一名華裔房屋仲介估計,目前在售屋開放參觀表示有興趣購買的人,約有三成是華人。

  Daniel Gale Sotherby房地產公司經紀人布朗說,去年至少有20名中國客戶要求看長島的房子,而兩年前幾乎一個都沒有。

  中國買主似乎對距曼哈坦約二、三十哩的長島北岸特別感興趣。這一帶向來是富人聚居的地方,尤其是在20世紀初,並贏得「黃金海岸」的稱號,其房價僅次於長島東端億萬富豪聚居的漢普頓。費滋傑羅(F. Scott Fitzgerald)1925年出版的名著「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所描述的豪奢生活,也是以這裡為背景。

  曼哈坦的房地產投資經常是用於出租或保值,在長島買房子的卻幾乎全是供家人居住。華人對長島的房子愈來愈感興趣,顯示他們不只是想轉手大賺一筆,而是看中長島的生活方式,以及為孩子的未來著想。

  長島北岸很符合他們的需求:廣大開闊空間所提供的自由和隱私,新鮮空氣,接近海灘,高品質教育,往來紐約市交通方便,很接近皇後區的法拉盛新華埠。

  地產經紀人說,雖然華人買家的需求還未大得足以推高房價,但是用現金購屋和經常在兩、三天內就做決定,使華人成為長島很受歡迎的房地產顧客。華人買的房子價格從100萬到1000萬元不等,相形之下納蘇郡去年成交的房屋中位價格只略高於40萬元。

  布朗說,曼哈坦仍然是華人最喜愛的投資地點,他目前就有大約150個態度很認真的中國買主,而他去年做成的生意有一半買主是華人。

由近期新聞報道,看華人在紐約買房

點評:
除了新聞裡紅筆標記的,平均房價和這位買家的出價鮮明對比之外,還值得注意的是,文章裡提到的此買家的孩子打算上私立學校(當地的公立中學並不怎麼樣),這房子也不是所謂的“學區房”。另外,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此買家的村子裡,亞裔只有4%,其中不說英文說中文的,就更不知道有幾個了。文章裡鼓吹長島,但是紐約的富人區和好學區都不在長島。美國前十名最好最富的學區,六個在紐約,但六個都無一例外的在紐約北部的一個區。



2  中國富豪現身紐約小鎮,花290萬美元買19處房產。

  3月11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道,7日,紐約州布朗克斯維爾市(Bronxville, NY。)上將房地產經紀公司(AdmiralReal Estate Services Corp)房地產投資銷售部負責人約翰·巴雷特(John Barrett)表示,一名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在紐約州小鎮奧斯寧(Ossining)花費290萬美元購買了19處房產。

  據紐約州金融媒體 “西部博覽在線”(West Fair Online)報道,巴雷特表示,這名中國富豪購買的房產位於奧斯寧市普林街73號(73 Spring St。)的蘭花公寓(Orchid Condominium),包括17間公寓和2間商鋪,合計每平方英尺125美元。出售者為非盈利債券公司社區保全公司(Community Preservation Corp)。

  此前蘭花公寓樓並不引人注意,然而,2012年社區保全公司購買該公寓後,請物業公司巴懷特霍爾津格(Barhite & Holzinger Inc。)進行管理,這座公寓才引起潛在投資者的關注。巴雷特說,巴懷特霍爾津格物業公司加強了公寓管理,使得這19處房產極具市場競爭力。

  巴雷特透露,這名中國投資者本來計劃在紐約曼哈頓區購買房產,但最後發現曼哈頓的資本回報率太低了,所以他選擇了這裡。

  在巴雷特看來,眼下奧斯寧公寓市場的走勢強勁,就個體而言,如果這名中國買家選擇賣掉這些房產,肯定會賺錢。

Published on 2014-07-17 13:58:29
(文章來自) Article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e15630101jc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