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
temp-thumb

湧入美國購房的中國投資者改變中美關系?(圖)

中國買房者改變中美關系?

美國明尼蘇達州首府明尼阿波利斯市的西郊,有個叫作WAYZATA的小城,緊鄰風景秀麗的明尼唐卡湖,是該州名列前茅的優良學區。如果你想在湖邊買一套一室一廳的精裝修公寓房,起價63萬美元。不過你可以選擇離湖稍遠一點的連排別墅,一幢兩層樓三臥兩廳帶可停兩輛車車庫的房子大約只要25萬美元。看到這個房價,這幾年讓房價上漲嚇怕了中國人一定會覺得挺便宜。

從遼寧來的陳先生就選擇了這樣一幢房子,開始了投資移民的生活。去年以來,成千上萬像陳先生這樣的中國人開始在美國各地選購房屋。由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出版的最新一期《中國經濟評論》刊登的報道稱,美國家庭住房市場已經成為中國人投資的新領域。報道引述美國全國地產經紀商協會(NAR)7月發布的調查,稱截止至今年3月的過去一年中,中國買家在美國購置的房產總價值從上一年的128億美元上升至220億美元,占美國外資購房總值24%。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人支付的購房款中有76%是現金。中國購房者的三大購房地是加州(35%)、華盛頓州(9%)和紐約州(7%)。《國際商業導報》美國版5日的報道稱,中國買房者相當高端,平均支付價格約為每棟房屋523,148美元,高於其他國家購房者的平均支付數額。

當中國購房者正在忙活著選擇住宅的時候,另一位名聲顯赫的中國人在華爾街登場——馬雲為阿裡巴巴上市進行的路演揭幕,華爾街一時“眾星雲集”。《紐約時報》亞洲版11日頭版文章《阿裡巴巴讓全球商家遇見中國中產》用生動的筆觸展現了一個電影般的鏡頭:“4月寒冷的一天,新西蘭一群漁民出發去南太平洋水域打撈5萬只大生蠔……

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裡,這些生蠔跨越數千英裡,抵達中國大陸的67座城市。在那裡,一支送貨大軍將尚還鮮活的它們,送到成千上萬通過天貓提交了訂單的消費者手中。天貓是一個網站,其運營商是龐大的互聯網帝國阿裡巴巴。”

中國人帶來了什麼?《中國經濟評論》的報道引用的數據表明,2011年美國有1320萬就業者在有中國投資的企業中工作。根據這一數據推算,美國大約每10個非農業就業者中,就有一個人是在中國投資的企業工作。

本周筆者收到的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來的外國留學生在美國的報告,是對美國搭乘中國經濟快車的一個佐證。報告表明,目前中國在美留學生人數已占外國在美學生總人數的25%,近181000人(2012年)。從2008年到2012年,來自全球的留學生,為美國創造了218億美元的學費收入和128億美元的其他收入,中國留學生的貢獻最大。

與經濟上的熱度相比,政治上的氣氛近來似乎有點不太合拍。《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1日刊登基辛格博士的文章,文章摘編自作者新著《世界秩序》(World

Order)。基辛格開門見山地提到了中美關系:“利比亞正處在內戰之中,原教旨主義軍隊正在建立一個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自封的伊斯蘭教王國,而阿富汗年輕的民主政權正瀕臨癱瘓。除這些麻煩外,美國還面臨與俄羅斯關系重現緊張的問題,同時還要處理與中國的關系,而中國既承諾與美國合作,又在公開指責美國。”基辛格由此斷言:“作為當今時代基礎的秩序概念處於危機之中。”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一些人不斷提出美國應聯手亞太國家制衡中國的建議。《紐約時報》10日的報道說,周二,中國軍方的一名高級將領告訴奧巴馬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蘇珊·E·賴斯(Susan

E.Rice),美國應停止空中和海上的對華“抵近”偵察活動。美國人對賴斯的訪問的關注重點,是中國會不會與美國聯手打擊“伊斯蘭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裡德曼9日在接受福克斯商業新聞電視台的采訪時說,中國是伊拉克石油的主要投資者,但中國並沒有表示願意加入打擊“伊斯蘭國”的軍事聯盟,美國人不能再耗費巨資去確保伊拉克對中國的石油出口了。

這些政治上的麻煩究竟能對經濟現實能產生多大的影響呢?恰好11日收到的英國《金融時報》的電子訂閱信推出的頭條文章就是《投資者不懼地緣政治危機?》,作者是FT的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GideonRachman)。他承認,大多數時間,投資者把政治新聞視為背景噪音是合情合理的,政治新聞對投資的重要性僅比體育版面大一點兒。但在末尾,他還是斷言,民族主義與國際投資通常難以成為友好伙伴,總有一天,民族主義的復活甚至會影響到那些富有的投資者。

拉赫曼或許是對的,但換一個角度來看,那些在中美之間、在全球各地飛來飛去的投資者,那些從跨洋過海到美國去留學的莘莘學子,又未必不會通過他們的努力去抑制“民族主義的復活”。

對於不斷擁入美國購買房屋的中國投資者,對於在剛剛開始的新學年跨入美國大學校門的成千上萬的中國留學生來說,中美關系中的政治問題的確有點兒遙遠。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可能更願意相信,太平洋如此寬闊,世界如此之大,他們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寬的。

Published on 2014-09-15 09:44:30
(文章來自) Article From: http://news.powerapple.com/international/2014/9/13/183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