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
temp-thumb

英國移民不再能投資房產 英國房市會降溫嗎?(圖)

當中英高層頻繁互動、中英貿易進入蜜月期時;當中國房企、投資人大舉進軍英國(房源)房產市場、英國亟需以此刺激經濟復蘇時;當美加鎖緊移民通道、英國因政策相對寬松福利優越正成為新興熱門移民國度時,當地時間10月16日英國內政部出台最新的移民修改法案:抬高海外高資產人群的移民申請門檻,最低100萬投資要求抬升至200萬英鎊。其中對於房產投資的影響是,原先投資金額的25%能夠用於買房的這項規定被移除。

在此之前,對於投資移民者來說,在英國置業是規定+自選動作,能夠保證他們在登陸英國之後有落腳之處。因此幾乎所有投資移民者都會選擇將100萬英鎊中的25%用於買房,其余75%再投入英國國債、股票、債券等。新政一出,不僅荷包要縮水多一倍,還得在200萬英鎊之外,籌備更多的資金用於置業。另一方面,英國房價在2014年8月經歷了6年以來的首次下跌,對投資人來說好似打了一針“鎮靜劑”,再加上如今移民法案的最新變動,英國移民局是否在與“刺激經濟復蘇”這一政府要務唱反調?英國房市會因此降溫嗎?

英國因其歷史悠久、政策穩、自然環境優美、社會治安良好,再加上投資市場面向全球開放,投資回報率高,其房地產市場一直是倍受全球房產投資者青睞的安全港灣。近年來海外特別是亞洲、中東和俄羅斯的房地產投資者爭相湧入英國。近兩年來,中國大陸的投資者也開始瞄准倫敦(房源)及英國其他城市,根據知名房產商仲量聯行報告顯示,2014年上半年,倫敦成為中國人海外置業最愛目的地;同時英國也名列中國房企海外投資目標國的前列。

那麼英國政府希望看到房市降溫嗎?一定程度上來講是的。英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海外買家去年買下兩成位於倫敦最富裕地區的房屋。倫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房源)、房價最貴的肯辛頓和切爾西這兩個地區,海外買家比例最高,超過兩成。其次是倫敦金融城,17%的房子被外國人買走。其他比如Camden、Islington、Hammersmith、Fulham、Wansworth也都進入外國買家熱點前十名地區。對此有英國議員提出抗議: 海外買家蜂擁而入,倫敦人因此被擠出房地產市場,很多投資房都被空置,成為“鬼屋”。據說目前倫敦有超過六萬棟房子是空著的,倫敦的房子本來就短缺,本地人卻買不到房子。英國央行也在今年早些時候警告說,如果房價增速繼續遠超薪資增長,英國經濟復蘇可能面臨風險。

於是英國投資移民的新政將投資房產的部分剔除,就比較容易理解了。保守黨取消投資者在200萬投資金額中有25%能夠購買房產的選擇,這是為了緩解英國本土居民購買房產的壓力。

那麼為了保護當地居民購房權益,英國政府甘願得罪海外金主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尤其英國即將在2015年迎來大選,執政黨怎可冒“拖慢英國經濟增長”之風險和罵名?那麼如果不是這樣,英國政府一定是對海外投資者的“投資實力和意願”成竹在胸,才會出台此政。

首先,對於想通過投資移民途徑進入英國的投資者來說,不管政策如何變化,在英國購房是剛需。如果200萬英鎊都拿得出來,還會在意有沒有25%的比例能夠用於買房嗎?

其次,助推英國房市升溫的,並不僅僅只是投資移民者。相反,更多的房產投資人可能還是居住在本國,他們不移民英國,只是將海外房產投資作為他們資產管理的其中一部分。就在這個月初,倫敦奧運城有個Stratosphere的樓盤開盤,我聽來自銷售方仲量聯行的朋友介紹說,非常多來自新加波、香港、中國大陸的買家根本沒有來到倫敦,只是遠程操作,就果斷將房子拿下。即便在夏季英國房價出現小幅下跌,海外買家對英國房地產的熱情仍然有增無減。並且房產分析人士將房價小幅下跌看作是市場的正常調節,他們預測,在未來五年,倫敦的房價仍將穩步上漲。9月份的最新房價數據可以從某一角度印證這個判斷:9月英國房價快速止跌,同比漲幅達到0.9%。在倫敦, 9月也同樣迎來了0.9%的上漲。倫敦房價同比增幅最大的是來自於恩菲爾德區(Enfield)和哈靈蓋區(Haringey),它們並列第一,增長幅度在3.9%。

第三,2015年英國大選在即,各黨派當然都是將持續提振英國經濟的方案作為競選籌碼。此次英國移民新政的修改,取消房產投資選擇、限制投資類型,正是出自於對英國整體經濟走向的考慮:雖然經濟有所好轉,英國政府近年來仍受財政赤字困擾,政府需要投資人購買國債、政府相關的公司債,和其他類型能夠向這個國家基礎行業注入資金的債券 。至於房地產市場的繁榮,英國政府根本不擔心。

經濟復蘇,投資先行。英國政府正是希望借新政招攬更多的海外資金注入,同時對於英國的房地產市場,我相信在未來幾年仍然投資前景一片大好。

Published on 2014-10-22 09:50:07
(文章來自) Article From: http://news.powerapple.com/finance_and_tech/2014/10/22/1889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