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
temp
temp-thumb
temp-thumb

海外房地產投資紐約最熱 北京增長最快(組圖)

房地產咨詢服務公司高緯環球日前在德國慕尼黑國際商業地產及投資專業博覽會上發布了《贏在成長型城市》年度報告。報告指出,去年海外房地產投資市場量增長了17.2%,達7880億美元。紐約市在過去的一年中吸引了最多的商業地產投資。
盡管許多城市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但隨著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的增強,房地產投資活動擴展到了全球市場。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紐約市的投資額達到554億美元----相當於7%的全球市場份額;倫敦的投資額為473億美元,增長率為40.5%,緊隨紐約市位居第二,同時,它也是全球最大的跨境投資市場;東京的投資額為355億美元,排在第三;洛杉磯的投資額為331億美元,位列第四;舊金山以238億美元的投資額成為第五大投資城市。

投資更為廣泛

高緯環球國際首席執行官阿爾巴諾(CarloBareldiSant’Albano)表示:“競爭、成長及改變將帶來更多的全球新贏家。盡管門戶城市依然是投資者的主要關注點,但隨著信心的增強、資金可用性的提高以及核心城市供應的緊缺,投資向更廣範圍延伸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歐洲及亞洲的投資者的這種投資風險偏好已在美國廣泛擴展,尤其是在可以找到當地合作伙伴的地區。展望2015年,全球經濟發展將更加平穩,但依然脆弱,而各國的趨勢各有不同。導致這一趨勢形成的一個最顯著的原因是貨幣政策的兩極化,一些地方會緊縮,而其他地方依然寬松。”

與去年相比,全球十大投資城市幾乎沒有變動,唯一例外的是達拉斯取代休斯敦(第11位)位列第九。上海、北京、邁阿密及斯德哥爾摩挺進前二十,而多倫多、新加坡、莫斯科及首爾則沒能入圍。迪拜及都柏林變化顯著,分別從第186位及82位躍至前50位。排名靠前的城市在多個領域頗具人氣:如紐約市在零售業、多戶住房及酒店業人氣旺盛,倫敦在寫字樓領域名列前茅,洛杉磯在工業領域排名靠前,東京在零售業、寫字樓及工業領域躋身前5位。

報告同時指出,購買競爭將繼續抬高價格,去年全球供應下降13個基點至7%,今年可能最少與之持平。

與中國國內消費11.3%的增長率相比,去年隨著國際海外房地產投資者市場份額的增長,跨境投資增長了38.8%。盡管歐洲依然是跨境投資最多的區域,去年跨境購買增長35%,但實際上在美洲(46%)及亞洲(43%)的增長更快,這表明了真正的市場全球化本質。

北京增長最快

倫敦迄今為止依然是最受青睞的市場,占據14.1%的投資額,而巴黎為5.5%,紐約市為4.9%。總體來講,前30大城市中的13個城市分布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9個在亞洲,7個在北美洲,1個在拉丁美洲。而增長最快的市場為北京,從第46位上升至第17位,波斯頓、阿姆斯特丹、馬德裡及聖保羅緊隨其後。

最大的跨國資本來源是美洲,其非國內投資達到753億美元。歐洲是全球第二大購買商,但很大一部分份額在本區域內完成。美洲是去年其本地區以外最強勁的投資地,投資額達587億美元,占據全球總量的48%。

全球投資增長最快的力量是流出本地區之外的亞洲資本。亞洲全球投資去年增長了56%,而美洲增長54%,歐洲增長26%,中東及非洲增長13%。

總體來講,亞洲跨境投資在過去大多是在本地區內完成的。但此次報告指出,隨著亞洲在境外業務的多元化,這一現像近年來發生了巨大改變:起初是在美國及英國的門戶城市,現在擴展到了更廣泛的區域。

高緯環球歐洲、中東及非洲投資戰略部負責人大衛・哈欽斯(DavidHutchings)表示:“核心市場仍然為核心投資商提供了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回報,但那些尋求更高回報的投資商不得不承擔在核心市場或在二線地區高質量資產的投資風險。然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隨著租戶對新技術的采用、辦公環境的新變化以及人口結構的改變,不動產的用途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相關新聞:據美國中文網報道,全美地產商協會的數據顯示,美國年輕人對買房的興趣下降到近30年來的最低點----首次買房人今年占美國房產市場成交的比例只有33%。
報道稱,盡管抵押貸款利率幾近歷史最低水平,美國房產價格仍然比高峰期低15%,但美國的年輕人對買房沒有太大興趣。但是據統計,23歲至34歲年齡段的美國租房一族中,83%想在某一天擁有自己的房子。這種有些自相矛盾的調查結果意味著什麼?

全美地產商協會經濟學家勞倫斯稱,造成目前這種情況的因素包括學生貸款負擔太重,難以拿出首付;年輕人就業前景不好;工資上漲太慢等。

據悉,嚴格的借貸標准也對青年一代構成挑戰,這在很多人背負數千美元學生貸款的時候就開始了。由於信用歷史有限,他們通常信用分數低,無法拿出大筆首付的資金。

舊金山房價過去兩年來上升35%,中位數已經達到88萬美元。由於競爭太激烈,開放買賣房屋常常引發競價戰。洛杉磯、聖何塞、西雅圖和奧斯汀市場也出現兩位數的房價上漲。

Published on 2014-11-06 11:14:52
(文章來自) Article From: http://news.powerapple.com/finance_and_tech/2014/11/6/1912504.html